分节阅读 208(1 / 2)

隋朝大老板 李四叹花 6127 字 2019-04-28

原本是来此地的亲戚中借米的,想不到连城都进不去啊”

他们向苏游跪下磕头,或许是因为刚才苏游喊话的气势,或许是因为苏游五人手中都牵着马;这年头,乘马可是要讲行政级别的啊,苏游等人显然非富即贵。

“扬州来的”苏游从噪杂的声音中听到了扬州二字时,心中不由得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难道扬州等待着自己的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吗

苏游想要就此骑马奔向扬州,可一想,自己并非扬州经略使,而是东南经略使啊。

扬州与山阳,手心手背都是肉。更有可能是,扬州周边各个县城怕是都有了难民了吧苏游又想到了去年年底在扬州码头茶肆中听到的那番话,那些人不会一语成谶吧

“本官是东南经略使,尔等稍安勿躁,先都起来吧”苏游当即把自己的官职亮了出来,又诚恳地对陆陆续续起来的百姓说道,“本官刚从外地回来,并不知这山阳发生了这等大事,本官保证,很快会给你们一个交代。在此之前,谁来给本官说说到底是什么情况”

当下便有一个伶俐的人,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并向苏游一一分说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难民的来源还真的就是从扬州开始的。

元宵节当天,扬州的粮价一天调价三次,从斗米二十文上升到三十文,而后陆陆续续的竟然涨到了斗米一百二十文;粮价上涨之后,盐价也是扶摇而上。

飞涨的物价立刻引起了百姓的恐慌,所有的粮店盐铺门前都挤满了抢购的人潮,商人们却纷纷以缺货为由紧关店门,囤积居奇的意图昭然若揭。

久久无法敲开店门,百姓的情绪十分激动,有些游侠无赖便借机撞开一家粮店大门,进入店里大肆抢劫,老百姓见有带头的,便一拥而上,哄抢粮食。

扬州郡守麦铁杖是什么人他当即运用铁血手段弹压住了局势,而扬州城中的百姓则千方百计地开始投机倒把,当然,也有些人想到或许周边郡县的粮食会便宜得多。

于是纷纷运用船只往周边郡县进购粮盐,这又使得周边郡县的物价跟着疯涨了起来。

这段时间米价暴涨确实有特殊原因,去年十月开始到现在,梁郡、彭城郡、江都郡、余杭郡、吴郡和丹阳郡附近,整整四个多月,滴雨未下;一个冬天片雪未下,大小河流都干枯了,冬小麦没有长出来,大面积枯死

更重要的,大约还是某些有心人的推波助澜。

要不为什么苏游的人元宵时刚离开扬州,扬州的粮价便涨了起来呢

“他们是要把我赶离江南啊。”苏游听说了事情的起源,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但现在显然不是考虑这些深层原因的时候,而是,怎么安抚眼前这些难民。

苏游想到这后,当即对王伯当道,“我要见山阳县县令。”

此时正好有守城的士兵走到城头上查看城门外的动静,于是王伯向城头断喝道,“上面的守兵听着,当朝御史大夫兼东南经略使苏游在此,快叫县令出来迎接”

王伯当连喊两边,守城的卫士表示听到了,随后便走下了城头。

王伯当喊完,这才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苏游,他刚才似乎有些狐假虎威了,更重要的是,他情急之下还叫出了苏游的名讳。

苏游自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在他而言,取了名字不就是让人叫的吗哪有什么避讳一说

被阻拦在城门口的人群看到了苏游和王伯当的气势后,再次慢慢静了下来,他们如今显然也意识到了苏游这条大腿的巨大,苏游随便扯根腿毛下来他们也不愁吃穿啊。

片刻之后,一个五十多岁山羊胡子的官吏就走向了城头,并用他那老花眼四处寻找苏游。

吕笙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当即高呼道,“苏御史在此,还不快开城门”

同一时间,王伯当一箭射向了城头;自然,这是支鸣镝,上面带着苏游的印信。

老知县看了箭上的印信后,当即相信了苏游的真实性,却又一边行礼一边为难地向苏游说道,“原来真是上官到了,下官是山阳县县令薛茂,原本应该立时下令开门迎接上官的;可一旦开了城门,这些流民就”

薛茂的话音未落,早已引起了一片哗然,毕竟城门口的流民不占多数。

更多的人,还是早出晚归的人,但他们现在想回家却成了奢望。

苏游自然理解他的为难,毕竟这些难民太多了,他们进城之后最终会干嘛这谁也说不好。

问题是,山阳县与即墨县差不多大,可用的衙役连二十人都不到。

二十多人能对付这几百上千人吗

苏游点了点头,当即向城门口的人鞠了一躬,而后高声道,“诸位,请听本官一言如何”

众人再次安静了下来,于是苏游又说道,“诸位先让我进城如何我保证一定给你们一个交代,你们只要给我一刻钟就城。”

苏游的语气很诚恳,自称中用的也是“我”,这显然很有诚意。

然后,薛茂便在城头中看到城下的难民慢慢往外退了出去,而苏游再次向他们鞠躬为礼,随即带着四个护卫往城门走去。

315夜入扬州

苏游等人进城之后,身后的城门就再次关上了,而山阳县的县令薛茂已经诚惶诚恐地迎了上来,口中称道,“山阳县县令薛茂拜见上官,下官迎接来迟”

“薛知县无需多礼,城外的近千难民你打算如何安置”苏游做了个虚扶的动作,待薛茂站起身后,便开门见山地问了起来。

“下官下官以为这会不适宜让他们入城。”薛茂本想说一切都听苏游做主的,却又害怕苏游骂他无能,只好战战兢兢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显然对自己的想法不是那么确定,所以边开口边偷偷观察苏游的脸色。

苏游的脸色并没什么变化,但他早就想过要安置城外这些人了,这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对他们的承诺,更重要的是,苏游明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

如果这次难民时间处置不妥当的话,很可能提前引发隋末大动乱,而他作为东南经略使也很可能因此而被人弹劾。

“你想得很不错。但他们就在城门围着,城外的人进不来,城内的人出不去,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啊。”苏游面无表情地看着薛茂,缓缓说道。

薛茂小心地问道,“那上官以为如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